豪鹏科技2024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豪鹏科技2024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公司致力于为世界五百强和细分行业前十名品牌商提供锂离子电池和镍氢电池产品,是一家具备自主研发能力和国际市场综合竞争力的企业,能够为客户提供灵活可靠的一站式电池解决方案。
2024年上半年,随着消费类市场的整体复苏及公司采取多种措施紧抓市场机遇,不断扩大产能和出货规模,实现销售收入增速大幅超越行业平均水平的结果。
具体而言,在笔记本电脑领域,在行业换机周期及AIPC新产品的催化作用下,笔记本电脑出货量实现连续正增长。根据Canalys机构发布的数据,2024年上半年全球笔记本电脑出货量约0.95亿台,同比增长约4%;公司笔记本电脑电池产品出货量上半年同比增长48%,其中Q2环比Q1出货量增长34.5%。公司凭借领先的技术优势和稳定的产品交付,不断提升在老客户端的供应份额,同时实现了新的大客户突破,并带来增量收入贡献,进一步提升公司在笔记本电脑电池领域的市场占有率和进取优势。
在智能穿戴领域,随着越来越多智能穿戴类新品的推出和更广泛普及,智能穿戴产品出货呈现增长态势。根据IDC机构发布的2024年全年预测数据,2024年全年智能穿戴类产品出货量预计达到5.597亿部,预计同比增长10.5%。公司智能穿戴类电池产品出货量上半年同比增长39%,其中Q2环比Q1出货量增长34.1%。除在TWS耳机、智能手表等领域公司出货规模创历史新高外,在新的AR和VR类产品领域,公司持续加快与多家全球知名头部企业的联合研发,目前部分客户项目已到量产/试产阶段,同时有新项目处在下一代产品预研阶段。
在便携式储能领域,得益于行业的恢复及公司新的战略大客户贡献,公司2024年上半年实现在此领域销售收入的翻倍增长。
公司秉承“成就客户、开放共赢、严谨务实、自我批判”的核心价值观,聚焦全球品牌商面临的挑战和压力,持续为客户创造价值,凭借多年的技术积累和产品经验,持续获得全球诸多细分领域知名品牌商的认可。
电池产品下游应用领域广阔,公司聚焦于消费类领域主流赛道上全球品牌客户的需求,基于自身电芯加PACK一体化、锂电和镍氢产品一站式服务的优势,与客户开展联合研发,提前布局客户未来产品对电池新技术的需求,在关键产品技术指标上不断取得创新突破,如能量密度、循环寿命及宽温等性能,居于同类产品市场领先水平,并获得头部品牌客户的认可和使用。
报告期内,公司一方面不断巩固与原有战略客户的合作及业务范围,与其维持较强的客户粘性关系,通过联合研发和一站式产品服务,深度参与战略客户主流产品系列的供应CQ9电子在线官网,获得出货规模和市场份额的持续提升,典型战略客户代表包括惠普、索尼、谷歌、大疆、哈曼、飞利浦、亚马逊、博朗等。另一方面,公司凭借先进的技术优势和大规模批量交付的能力,成功开拓了更多新的品牌客户,进一步丰富公司客户群结构,为长期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典型新战略客户代表包括戴尔、微软、小米、iRobot等。
未来,公司将继续沿着既定的战略方向,坚持在消费类领域深耕,服务更多世界五百强和细分行业前十名品牌客户,不断提升公司产品市场竞争力和供应份额。
报告期内,公司不断提升研发投入规模,坚持走自主研发、开放合作的道路,通过聚焦客户需求、应用场景和用户体验,充分运用分子动力学计算、电化学仿真和热仿真等现代仿真技术,使用机器学习等AI技术从事电池寿命预测和高熵材料开发等新质“创造力”,将需求转化为卓有竞争力的产品设计体系,形成差异化竞争,提高研发效率,保证产品可制造性和可靠性。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已获得授权专利742项,其中发明专利145项,实用新型专利540项,外观设计专利57项。公司拥有一支1,000多人的研发团队,涉及电化学、材料化学、物理化学、机械设计、电子等多个学科领域。公司研发创新由多名来自国内外的博士及专家领衔,引领技术持续创新突破。公司坚持立足于前沿科技的探索和挖掘,与香港大学、中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和南方科技大学等知名高校开展合作研发项目,整合高校的科研和人才资源,将高校的科研理论与公司的产业化能力相结合,开展了固态电池材料开发、高能固态电池开发、全固态锂离子电池、水性低成本高能电池开发、电极界面成膜、过充、DCR仿真分析、锂金属电池等前沿技术的项目研究,为技术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实现研究成果产业化,提升公司技术水平和产品竞争力。
报告期内,公司在产能归集整合的过程中,完成了生产规模及智能制造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以自动化装备、数字化和智能化车间、可持续改善的生产系统完善为重点,在工艺优化、装备制造等方面加大投入,提升专业制造与先进制造水平、持续打造核心制造能力,并着力推进产品测试集成化、智能化,确保产品的一致性和可靠性,减少人工操作、降低人工成本,促进节能减排,为客户提供满意的产品。公司根据不同产品的工艺特点,通过生产工艺的调整与创新,优化生产布局,实行柔性化和自动化相结合的生产管理,智能制造能力不断夯实,制造效率不断提升。三、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公司生产经营所需主要原材料包括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和电解液等,上述原材料受锂、镍、钴等大宗商品或化工原料价格影响较大。受相关材料价格变动及市场供需情况的影响,公司原材料的采购价格及规模也会出现一定波动。若未来主要原材料价格剧烈波动且公司未能及时采取措施转移成本上涨压力,将对短期盈利情况产生不利影响。
应对措施:公司将持续关注原材料市场,积极提高原材料市场预测能力、提前规划,合理控制原材料库存等措施降低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同时持续优化供应链管理,加强产业链整合能力,通过成本管控措施以及产品价格调整转移部分风险,以降低原材料价格波动对业绩的影响。
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全球市场的笔记本电脑及周边产品、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蓝牙音箱、智能家居、个人护理、储能等领域,全球宏观经济态势对公司下业的市场需求存在一定影响。
应对措施:公司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聚焦服务世界五百强和细分行业前十名品牌商。公司将继续深耕锂离子电池和镍氢电池行业,持续保持研发投入,提升产品安全性、能量密度和倍率等性能,满足下游品牌客户终端产品升级对电源性能的需求,为未来业务开拓发展做好技术研发储备;公司聚焦有电池使用需求的全球知名品牌客户和有引领行业发展潜力的新客户,以战略大客户需求为牵引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并提供优质的解决方案和服务;根据业务战略进行人才规划,通过引进外部专家、强化内部培养,组建一支高水平的专家和管理人才队伍,并通过建立富有竞争力的薪酬激励机制,激发员工潜力,持续提升组织能力。
在全球新能源市场加速发展,新能源行业热度空前的行业背景下,大量资本和厂商竞相涌入新能源市场,不断发布相关投产或扩产计划。随着新增产能陆续落地投产,行业内相关产品供应快速增加,存在市场竞争加剧和产业链毛利率进一步下降的风险。如果公司在行业竞争中不能根据行业发展趋势合理布局产能、改进生产工艺、提高技术水平及管理效率,及时推出有竞争力的产品,则公司存在竞争力下降、业绩下滑的风险。
应对措施:公司持续重视研发投入和研发人才,将持续的研发投入作为保持公司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不断改进生产工艺、提升产品性能和产品质量、提升运营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为客户提供更具竞争力的产品及优质服务,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
公司产品终端客户主要为国际知名品牌商,外销收入占比较高。2018年以来,中、美国际贸易摩擦持续升级,美国制定了一系列对中国部分出口产品加征关税的政策。若中、美贸易摩擦进一步升级,公司的美国客户可能会削减订单、要求公司产品降价或者承担相应的关税,将导致公司美国市场出口销售收入和盈利水平下降。
此外,公司终端品牌客户的产品销往全球,如果未来其他相关国家及地区出现贸易摩擦,可能会导致终端品牌客户对公司产品的需求降低,进而对公司的经营业绩造成一定影响。
应对措施:公司将不断优化在全球的产业布局,根据贸易政策的风向标战略性地调整海外市场的布局,减少因国际贸易摩擦对海外销售业务造成不利的影响。
公司外销收入占比较高,且外销产品主要以美元计价及结算,汇率波动可能会对公司的经营业绩造成一定的影响。为降低汇率波动风险,公司主要通过购买远期外汇合约合理规避汇率波动风险。
应对措施:为有效规避外汇市场的风险,防范汇率大幅波动对公司造成不利影响,公司主要通过购买远期外汇合约合理规避汇率波动风险,提高应对外汇波动风险的能力,增强财务稳健性。四、主营业务分析
2024年上半年系公司在完成IPO募投项目建设后,对整体产能布局进行大规模调整并扩充的关键过渡时期。在整体产能经历了迁移、扩充和爬坡之后,公司实现了整体产能规模的大幅提升,并将产能有效利用,带来了收入规模的快速增长,为未来可持续增长打下良好基础。
同时,由于公司整体产能调整规模较大,过渡期内的生产成本和管理成本大幅增加,尤其是在产能迁移过程中,爬坡损失及跨区域迁移带来的显性和隐性费用均对短期盈利造成了一定的压力,导致报告期内公司盈利增速未及收入增速。
随着公司产能规模的提升和释放,在营业收入保持高速增长的同时,公司正在积极提高生产效率和管理效率,采取各项降本减费措施,以充分发挥规模优势,实现盈利的快速修复和增长。
已有14家主力机构披露2024-06-30报告期持股数据,持仓量总计1555.02万股,占流通A股26.93%
近期的平均成本为33.66元。空头行情中,目前正处于反弹阶段,投资者可适当关注。该股资金方面呈流出状态,投资者请谨慎投资。该公司运营状况良好,多数机构认为该股长期投资价值较高。
限售解禁:解禁16.32万股(预计值),占总股本比例0.20%,股份类型:股权激励限售股份。(本次数据根据公告推理而来,实际情况以上市公司公告为准)
限售解禁:解禁69.25万股(预计值),占总股本比例0.84%,股份类型:股权激励限售股份。(本次数据根据公告推理而来,实际情况以上市公司公告为准)
限售解禁:解禁12.24万股(预计值),占总股本比例0.15%,股份类型:股权激励限售股份。(本次数据根据公告推理而来,实际情况以上市公司公告为准)
限售解禁:解禁2275万股(预计值),占总股本比例27.70%,股份类型:首发原股东限售股份。(本次数据根据公告推理而来,实际情况以上市公司公告为准)
限售解禁:解禁51.94万股(预计值),占总股本比例0.63%,股份类型:股权激励限售股份。(本次数据根据公告推理而来,实际情况以上市公司公告为准)